1、風管的布置
由于風管是立體送風模式、整體送風均勻,布置風管時應遵循以下原則:
直管——風管走向以直管為主,盡量減少支管數量
L型走向——風管需轉彎時選用L型布局
T型走向——風管需走支管時選用T型布局,支管數量不宜過多
U型走向——風管需走支管時選用U型布局,支管數量不宜過多
2、管徑計算
風管管徑計算公式如下:
V——管內風度(m/s)
Q——總入口流量(m3/h)
D——入口直徑(m)
由上公式可以看出,當風量為定值時,風管管徑與管內風速有關,風量一般可以通過換氣次數或特定情況下的要求來計算,圓形纖維布風管內風速一般主管取8-10m/s,支管取6-8m/s類推,半圓形,異型管等風速根據選用情況適當降低一個檔次選擇;由此可計算出管徑。
支管計算時,要考慮主管材質為纖維布風管可防止凝露,郭鵬學暖通有一定的滲透量。國際上定義,管內壓力125Pa的情況下,纖維織物在1平方英尺(ft2)的表面積滲透風量為1CFM(1CFM=1.68m3/h),單位換算可得:1CFM/ft2=18m3/h/m
一般滲透的風量是用來杜絕凝露,只占系統(tǒng)總風量的5%-10%或更少(純滲透送風除外)。
支管管徑計算公式如下:
3、布質風管沿程阻力計算方法
布質風管又名纖維織物空氣分布系統(tǒng)、纖維織物空氣分布器、布風管、布袋風管、布風道等,是從國外引進的一項新產品新技術。它是一種由特殊纖維織成替代傳統(tǒng)送風管道、風閥、散流器、絕熱材料等的送出風末端系統(tǒng)。隨著對布質風管送風原理的深入研究,布質風管的設計方法也日漸成熟,其中包括對布質風管管內沿程阻力的研究和計算。布質風管系統(tǒng)在沿管長方向上還有由于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造成的壓力損失。因為壓力損失與風速成正比關系,當氣流沿管長方向風速越來越小時,阻力損失也不斷下降。與此同時,風管和標準件以及出風口也存在局部阻力損失。布質風管系統(tǒng)中以直管為主,系統(tǒng)中三通、彎頭及變徑很少,一般以沿程阻力損失為主,空氣橫斷面形狀不變的管道內流動時的沿程摩擦阻力按下式計算:
?——摩擦阻力系數;
v——風管內空氣的平均流速,m/s;
ρ——空氣的密度,kg/m3;
L——風管長度,m;
D——圓形風管直徑(內徑),m;
摩擦阻力系數 是一個不定值,它與空氣在風管內的流動狀態(tài)和風管管壁的粗糙度有關。
根據對纖維材料和布質風管系統(tǒng)的綜合性研究得到摩擦阻力系數 不大于0.024(鐵皮風管大約0.019),由于布質風管風管延長度方向上都有送風孔,管內平均風速就是風管入口速度的1/2。由此可見 ,布質風管風管的延程損失比傳統(tǒng)鐵皮風管要小的多。部件局部壓損計算。
當布質風管風管內氣流通過彎頭、變徑、三通等等部件時,斷面或流向發(fā)生了變化,同傳統(tǒng)風管一樣會產生相應的局部壓力損失:
根據實際工程經驗,我們總結出各種布質風管部件的局部阻力值(風速=8m/s),如下表:
而風速又與管內靜壓有關,當管內靜壓和風速不匹配時,風管可能發(fā)生抖動(當風速越大,靜壓越小時抖動越厲害),從而影響實際送風效果。
風管是靠靜壓送風的系統(tǒng),而風管的壓力:
Pt——全壓,Pv——動壓,Ps——靜壓。Pv與Ps只是壓力狀態(tài)不同,可以相互轉化。Pt不變時,Pv增加(風速增加),Ps減小,Pv減?。L速減小),Ps增加。
所以在進行風管設計時,管內設計風速不宜過大(在6-10m/s為宜),以避免靜壓轉化為動壓由于靜壓過小而引起風管的抖動。 作者:七彩教育機構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4166151/ 出處:bilibili